絕對超值的高泛用性耳機-XROUND AERO耳道耳機
頭一次接觸 XROUND 英霸聲學科技,是在今年初舉辦的「台北國際電玩展」現場體驗他們家推出的 XPUMP 智慧音效引擎。當時原廠人員 Jinder 除了透露即將推出第二代 XPUMP Premium 之外,也曾經提到,接下來還有一款新耳機 AREO 尚在研發當中。
不過在兩個多月前,我們介紹「讓音樂聆聽更有樂趣-XPUMP Premium 智慧音效引擎」時,就已經提前取得 AERO,文章中也有出現它的身影,不過當時仍是樣品機,雖然外型大致底定,但聲音仍在調校當中,所以您會發現內文並沒有對 AERO 多加著墨。
以高泛用性耳機為目標
然而就在上個星期,我們終於拿到 AERO 的正式版本,也順便和原廠聊了一下這款耳機的設計細節。約莫談了 1 個多小時,我忍不住問:「這耳機定價不到 3 千元,預購優惠也才 2 千出頭,你們就花了這麼多功夫做設計,那下一副耳機怎麼辦呀?」XROUND CEO 李鵬的臉上透露出一抹神祕的微笑,僅透露目前正在開發另一款新耳機,擁有不一樣的功能,聽起來和新發表的 AERO 屬於不同類型的產品。但實際細節為何?就請大家期待我們的後續追蹤報導!
前面是題外話,就讓我們先回到 AERO 的設計細節,目前市面上耳機產品種類繁多,但原廠注意到,如果以聲音表現來分類,大致可以區分為音樂聆聽、電競遊戲這兩種範疇,卻極少有能夠兼容二者且價格容易入手的耳機。於是乎打造出一款符合前述條件的高泛用性耳道耳機便成為了 XROUND 的開發目標,希望能夠做到一副耳機同時滿足音樂、遊戲、電影等多種聆聽需求,結果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 AERO。
專注於空氣力學應用
首先在基本規格方面,AERO 搭載 1 只 8mm 動圈單體,振膜表面經過鍍鈦處理,頻率響應 20Hz~40kHz、阻抗 20 歐姆、靈敏度 103dB,並且通過 Hi-Res Audio 認證。此外,Jinder 告訴我,在設計 AERO 的過程中,他們花了很多功夫將空氣力學的應用導入耳機設計內,這也就是為什麼這款耳機要命名為 AERO 的主要原因。為了讓消費者更容易理解,XROUND 提出了 3 大重點:空氣導流設計、高頻強化技術、特殊渦輪空氣阻尼,接下來我們一一介紹。
單體空氣導流設計,原廠深知即便是體積小巧的耳道耳機,腔體內部空氣流動也會對聲音表現造成影響,為了追求更平坦的聲音曲線,AERO 的單體後方加入了一個圓柱狀的空氣導流調音材,來處理單體後方的空氣流動,達到平衡高低頻氣流與提昇瞬態反應的效果。簡單來說,應該是類似 Filter 的效果,但是使用的材料、密度甚至形狀設計各有巧妙之處。
高頻強化技術,市面上大多數耳機會採用 ABS 塑料來製作耳機外殼,但近來有越來越多中高階機種改使用金屬材料來打造外殼,避免塑料材質在單體運動時造成的諧振影響到聲音的清晰度。這一點原廠也注意到了,所以 AERO 用的是圓柱狀加厚鋁合金外殼,不過前腔依然是塑料,但是位於內側的導音管則改用 SPCC 鉻鋼材料製成。原廠特別說明,如果使用 ABS 塑料製做的導音管,高頻能量容易散射消逸,使得失真變大。而 SPCC 鉻鋼導音管利用材料本身的物理特性,讓 99.9%的高頻反射、傳遞,呈現出原有的高頻細節。
特殊渦輪空氣阻尼,這個部分也是針對高頻做處理。注意看在 AERO 後方類似渦輪葉片造型,其中 12 點鐘方向的孔洞內有一個連接耳機後腔體的小開孔(從外側不容易發現),原廠說這是利用空氣力學的原理來延伸空氣路徑的設計,藉以保留更多的高頻能量,達到強化高頻延伸與清晰度,如此一來聆聽空間感、方向性會更明確。
外磁鍍鈦單體
單體在耳機當中扮演著電聲轉換的重要角色,XROUND 在這個部分也下了不少功夫,首先是前方振膜,8mm 口徑的振膜基底為 PET 材質,表面經過鍍鈦處理,進一步強化振膜剛性,有助於提昇聲音細節表現,另外原廠也強調對於瞬態反應、相位準確都有正面幫助;位於振膜後方的是負責驅動振膜去推動空氣產生聲波的音圈,AERO 使用的音圈並非質量較為輕巧的 CCAW 銅包鋁線圈,而是採用純銅線繞製而成。他們認為,雖然純銅音圈比 CCAW 來得重一些,但擁有衝程較長的優點,有助於低頻再生,提供更豐厚的低頻表現。既然音圈重量提昇了,為了能夠更有效的控制單體,所以原廠改採用外磁式設計,也就是磁鐵在音圈外側圍成一圈,和內磁式的磁鐵相比,整個磁鐵的體積更大、磁通量更高,據說控制能力高出 4 倍之多,自然能夠更有效的控制單體。
加厚鋁合金外殼
講完了嗎?還沒有!譬如鋁合金外殼表面先噴砂再經過陽極處理,手觸質感細滑不沾染指紋,外殼尾端有鑽切面設計,刻出一道閃亮的銀圈,視覺效果不錯。另外,原廠告訴我,在開發初期用的是 0.5mm 厚的鋁合金外殼,結果發現好像厚度不足,導致加工起來的不良率較高。後來決定將外殼厚度提升至 0.65mm,來提升加工的良率,結果發現不僅良率變高了,連低頻表現也更為扎實、快速。
以三維聲學工程調音
原廠進一步提到,一般耳機進行調音的時候,除了人耳聆聽之外也會參考頻率響應曲線圖,也就是響度、頻率的二維關係。但他們認為這樣的方式並沒有考慮到聲音殘響消退的速度,所以進一步將 CSD(Cumulative Spectral Decay)俗稱瀑布圖的量測結果納入耳機調音時的重要參考依據,也就是同時考量響度、頻率、時間這個三個維度。
耳塞也能調音
就連耳塞也納入了調音考量,注意看耳塞中軸有黃、黑兩種顏色,而且是雙層耳塞架構,內外厚度不同,黃色的矽膠硬度 50%、黑色矽膠硬度 20%。從原廠提供的量測數據來看,兩種耳塞最大的區別在於低音頻段。其中黃色耳塞的低頻較多,而黑色耳塞的低頻相對減少一些,這樣的狀況下反而凸顯了中頻人聲的表現。簡單來說,喜歡低頻選黃色,喜歡中頻人聲選黑色。
採用 6 芯純銅導體
最後是線材的部分,AERO 的耳機線身外層為 TPE 材質,據說相當耐用,不過線身偏硬,收捲時如果沒有立刻放入攜行盒或使用束線帶綁好,線材很容易自動散開來,但是換個角度想,也等於不容易糾纏打結,使用時相當方便。
內部導體採用純度 99.9%的純銅導線,但不一樣的是 AERO 使用的是 6 芯線材,而非常見的 4 芯線材設計。說到這裡,又有小故事了!當初 AERO 也是採用 4 芯線的設計,有一次工程師在進行樣品機測試的時候,發現如果送出右聲道聲音訊號,左耳竟然也能聽得到,反之亦然,也就是所謂的串音干擾。最明顯的問題是會影響到聲音的結像能力、立體感甚至定位感會模糊不清。於是 XROUND 才決定改用 6 芯線材,並且在端子內部的每一條線路增加熱縮套管,藉以提升抗串音干擾的能力。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 AERO 的端子比較粗一些,還好在接近金屬導體的地方有收束變窄,不會和手機保護套「打架」。
小提琴高音細緻 空間感輕鬆開闊
實際試聽 AERO 大約一星期多的時間,搭配的訊源從手機、平板、DAP 到筆電都有,基本上一般隨身訊源就能輕易驅動。當然如果您想要玩得更進階,也可以試著搭配耳擴或 XROUND 自家推出的 XPUMP Premium 智慧音效引擎,AERO 也能稱職地反映出前端器材變化。
譬如播放慕特演奏的《卡門幻想曲》,一開始先以 Macbook Air 的耳機輸出直接驅動,聆聽第 1 軌〈流浪者之歌〉開頭樂團齊奏,弦樂群的演奏自然展開成一片,隨之而來是一連串定音鼓敲擊,量感充足有氣勢,整個場面相當穩定,接著輪到慕特的小提琴重複前段的弦律,透過 AERO 我聽到的是豐富的小提琴演奏細節,不僅是弓弦摩擦的質感,還有慕特細膩的演奏技巧、力道變化,就連錄音現場的空間殘響都沒有放過,進一步勾勒出開闊的聆聽空間感。
接上耳擴會不會更好?答案是肯定的!譬如搭配 iFi iDSD BL,開頭弦樂群齊奏的密度提升,定音鼓的低頻量感雖然沒有明顯增加,但是更為沉潛且線條清楚,鼓聲顆粒感明確。慕特的小提琴獨奏也是,弦音密度提升聽起來飽滿不乾澀,但不到肥厚的程度,當拉奏到高音時,AERO 詮釋出來的是細膩自然且帶有弓弦摩擦空氣感的高頻音色,完全不帶刺激感非常耐聽。
接下來改用 XPMUP Premium 同樣聆聽慕特的演奏,相較之下聲音多了些許溫潤質地。直接將 XPMUP Premium 切換到 1 檔「細節增強模式」,慕特的小提琴音細緻且富含空氣感的弓弦摩擦質地被凸顯出來,很容易就將注意力集中在她的演奏之上。不僅如此,AERO 將整首曲子的動態變化掌握得很好,演奏到中後段,慕特的拉奏越來越微弱,弦音淡淡的延伸卻沒有消失,乾淨的聲底聽起來更加細緻。當小提琴獨奏停止的那一刻,樂團立刻接手齊奏,AERO 將音量強弱之間的動態變化掌握得得宜。
人聲凝聚、解析力強
改用 AK380 播放李宗盛的〈山丘〉,開頭電鋼琴彈奏的中低頻音符透過 AERO 聽來顆粒厚實飽滿,和吉他撥奏的清亮音色形成對比,而李宗盛濃郁的嗓音凝聚在中央位置,短短幾分鐘的曲子,李宗盛如說如唱透露著質樸卻濃烈的情感。在聲音定位上,除了凝聚在中央的人聲,還能注意到各種伴奏樂器在外側展開,並沒有一股腦的往中央位置擠,因此整個音場聽起來是寬鬆的、無壓迫感的,非常輕鬆。再換一首 Adele 的〈When We Were Young〉也是有相同的聆聽感受,Adele 渾厚的嗓音,在 AERO 上聆聽不會過度誇飾而且細節豐富,咬字吐氣、唇齒音、喉音等細節自然呈現。
除了聽音樂,上下班時間我用 AERO 最常做的事情是其實「追劇」,但畢竟是在移動的狀態,總不可能像在家中緊盯手機螢幕。這時候 AERO 出色的人聲解析能力就派上用場了,譬如我看最近正當紅的〈延禧攻略〉,聽著劇中人物對白,就像聽人說書一樣,不用盯著螢幕同樣能夠掌握劇情發展。
低頻明快、線條清晰
在低頻方面,AERO 的線條清楚、速度明快又有勁道,但是不走「大港」的路線,換句話說,不是那種低頻轟鳴的性格。譬如 Kygo 的〈Stole The Show〉,裡面的低頻節奏聽來 Q 彈而且勁力十足,重點是不拖泥帶水,表現出明快的節奏感。
電競果然有一套
音樂聽完了,接下來再試試電競遊戲的表現,電競耳機的重點就是要將遊戲中各種音效的方向定位甚至整個空間感都要清楚掌握,這樣才能幫助遊戲玩家聽聲辨位,進一步取得最佳戰績。不過我得老實說,自己算不上遊戲高手,但是光用聽的就能感受到 AERO 優秀的聲音定位感。譬如由原廠推薦〈Call of Duty 決勝時刻〉這款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影片片段。影片中直升機在輪船上空盤旋、四面八方傳來的槍聲、前方隊友踹開艙門、在船艙走道內推進時的聲音空間感...等等,透過 AERO 全部清楚地呈現出來。這還是沒使用 XPUMP Premium 的狀態,加了 XPUMP Premium 並且開到 2 檔「劇場音效模式」之後,直升機螺旋槳的低頻聽來更加猛烈,槍聲的方向感、子彈打到船艙壁的音效清脆,最後主角回到狂風巨浪的甲板上,頭頂還有直升機盤旋聲音,整體音效的包圍感相當鮮活。
均衡細緻 果然超值
整體來說,AERO 的高中低三個頻段分布是均衡的,並沒有哪一個頻段被特別誇飾,而且高、低兩端輕鬆延伸,高音細膩不刺激、低頻明快有勁,中頻人聲解析力強,還有清晰的定位感與自然的聆聽空間感。不論是用來聽音樂、電影追劇、電競遊戲都有不錯的表現,果然是一款高泛用性的耳機。如此聲音表現,再對照原廠開出來的售價,只能說超值呀!
器材規格
XROUND AERO
型式:耳道式耳機
單體:8mm 鍍鈦振膜
頻率響應:20Hz~40kHz
阻抗:20 歐姆
靈敏度:103dB
腔體材質:鋁合金外殼
線材:99.9%純銅導線
接頭:3.5mm 鍍金接頭
線長:1.2M
參考售價:2,790 元
廠商:英霸聲學科技
網址:https://www.xround.co/products/xround-aero-high-resolution-earpho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