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自主研發的台灣音響品牌—專訪COS Engineering
你們的機箱設計簡潔精緻,而且好神祕喔,一個說明文字都沒有!Stephen 回答,對呀,我們就是喜歡這種簡約的風格!
專訪 COS Engineering 的故事就是從這裡開始的,創辦人之一的 Stephen(龔錫勳)開頭就告訴我,他們是純正的台灣品牌,雖然曾經有國外的廠商建議出去「過水」一下,但是他們對自己的產品很有信心,所以堅持不做其他「包裝」。聊起品牌名稱,原來,COS 是代表三個志同道合的朋友-CC(方智強)、Oliver(王務全)和 Stephen 共同成立的公司,其中 Oliver 和 Stephen 兩人是清大的同學,擁有工程相關背景,另一位成員 CC 的年紀較長,本身具有更深厚的學術背景,曾經在大學任教,專門負責財務會計相關業務。三人的共同點是都在同家電子公司工作,另外就是都喜歡玩音響,平時聊天的話題就是什麼器材好聽,要不要來我家聽聽看之類的,果然是標準的音響迷。
不過,為什麼要成立公司研發、販售音響器材呢?Stephen 打趣的說,因為當年很早就退休,每天都出去運動、打球就這樣混了兩年,相對於先前忙碌的工作實在是太清閒了,所以要找點事情來做。這當然是 Stephen 的玩笑話,真正的原因是有一天,Oliver 聊到他家裡有一台 DA 可以到 192kHz,比 CD 的 44.1kHz 要高出很多(果然是音響迷),然後又在網路上看到有人討論可以自己做數位濾波,於是他就在 Mac 上寫了一支程式想要試試看。大功告成之後,他再把從 CD RIP 出來的數位音樂檔案經過數位濾波、升頻處理之後再丟到 DA 去聽,後來 Oliver 也把這套系統器材搬去給他們試聽,沒想到聲音聽起來還真的有差異,實在是很有趣,於是他們就開始討論要不要以此作為出發點,推出音響器材試試看?這就是 COS 創業的開端。
不過 Stephen 也很坦白,當年決定投身音響器材研發還有一個評估重點是認為花費不會太高,畢竟整體規模要比原先經營的電子公司小很多,可是沒想到過程中耗費的時間精力、財務預算都超過了他們的預期,譬如在 2014 年問世的第一款器材-D1 DAC 前級,整整耗費了 3 年的時間才宣告完成,除了搭載 COS 獨家設計的數位演算法,也花時間找來各種發燒補料。像是一顆 10 多元美金的電阻他們也有找來試過,但經過逐一嘗試之後發現,並不是用了所謂的發燒補料就代表會有好聲音,畢竟有些元件當初並不是設計給音響用的,而是作為航太相關的用途。而且量測數據的變化無法與聲音表現完全相關連起來,簡單說就是,量得到不見得就代表好聲音,能夠說出這番話表示他們確實體認到音響設計的難題。
不過,為什麼要花這麼多時間自行設計演算法、規劃電路、尋找元件呢?Stephen 笑著說,這大概是技術人的執著吧!他舉例,當年在開發可攜式 Barcode Scanner(條碼掃瞄器)的時候,市面上同等級產品的電力大約可以持續 10 小時,但是他們家的產品可以撐將近 100 小時,就是因為產品內所有東西都是自行開發設計的,雖然業務單位跟他們反應,一般人上班時間 8 小時,下班就放回去充電了,續航力強根本不是賣點,即便如此,可以做得更好,為什麼不!?同樣的觀念也運用到 COS 的器材研發上,所有東西盡可能靠自己設計,優點是可以掌握關鍵技術,不需要仰賴他人,但缺點是需要花更多時間。
另一項費時耗工的是機殼製作,為了讓產品更美觀有質感,COS 特別找上國外的設計師負責操刀,以厚實的鋁合金材料打造 D1 的機箱外殼。結果很成功,乾淨清爽的面板設計,頗有包浩斯式的簡潔風格,每一個邊角細節都照顧得很仔細,據說外媒還曾經以「Sexy」這個字眼來形容 D1 的外型,而且在歐美地區的銷售狀況相當不錯。
不過 D1 的身價並不便宜,一般玩家有些難以親近,於是 COS 又花了兩年,推出了另一款 H1 DAC 耳擴,價格相對親民,但仍屬於高階耳擴的價位帶,而且同樣具備自家開發的數位演算法技術,PCM 可支援到 24bit/192skHz,DSD 最高可達 DSD128(DoP)。另外,音量控制也很講究,總共有 192 階,每一階的調整幅度為 0.5dB,也就是 96dB 的控制範圍,而且精度誤差低於 0.1dB。至於箱體照樣採用鋁合金材料打造而成,一樣維持極簡設計風格,質感非常好!值得一提的是,H1 在本地的定價還比國外稍微便宜一些喔,這是 COS 對台灣消費者的小小心意。
最後,Stephen 透露,接下來會推出一款新的 DAC 前級擴大機,型號預定為 D2,聲音表現會接近 D1,不過外型尺寸會長得像 H1,看來將會是 COS 更有價格競爭力的次旗艦戰鬥機種。請有興趣的朋友們期待吧!
廠商資訊
可韻
電話:02-2356-0687
網址:www.cosengineer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