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自我 樂此不疲-Sony Signature系列的成功關鍵
Sony 去年(2016 年)發表的旗艦 Signature 系列,旗下三款產品,包括 MDR-Z1R 密閉式耳罩耳機、TA-ZH1ES DAC 耳機擴大機,以及 NW-WM1Z/NW-WM1A 隨身播放器,都先後在U-Audio及U-Headphone發表過詳實的試聽評論,三款產品經過我們所有編輯實地聽過,大家均給予非常高的評價。對音響評論員或用家而言,聽到的是器材最終的聲音表現,當我們聽到很棒的聲音時,總免不了會將聲音與售價兩者秤斤論兩比較一番,看看是否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但我們看不到的是,設計者在產品推出前已做了多少努力、花費了多少心思、克服無數的困難、放入了多少智慧經驗與巧思,而就是這些無法用價格衡量的細微之處,讓我們聽到了像 Sony Signature 系列這樣能深層地挖掘出音樂靈魂的聲音。還好,Sony 在 Signature 系列官網上公布了研發工程師訪談實錄,讓我們能對 Signature 系列的設計細節一探究竟。接下來我們也從訪談中抽絲剝繭,看看 Signature 系列設計當中的精微奧妙。
MDR-Z1R 密閉式耳罩耳機
Sony 設計團隊為 MDR-Z1R 設定的目標有二:不僅能表現出最好的聲音,配戴起來也必須最舒適。什麼是最好的聲音,他們稱之為「空氣感」,簡單來說,就是希望重現活生感、音樂性、音色的豐富性,與逼近真實的聽感,就像在演唱會現場實際感受到的氣氛。如何達成呢?設計團隊認為必須達到「寬廣的頻率響應」、「寬廣的動態範圍」和「平面化的聲波」,不過這也是工程師的語言,直白地說,就是細節與動態的最大化,而且不僅是 20Hz 至 20kHz 的細節,連 20kHz 以上的細節也要提升,因為 Hi-Res 中有些細節與訊息是 CD 收錄不到的,其中極高頻含有泛音成分,增加了泛音,就可以提昇音色的豐潤度與厚度。此外,強大的解析力可再現一些極微弱的聲音,例如殘響、尾韻、空氣流動感…等,都對活生感有極大幫助。
什麼又是「平面化的聲波」?Sony 團隊認為聲音產生的瞬間是點音源發聲,發散出來會形成平面,但耳機非常靠近耳朵,聲波很難有足夠距離形成平面,因此 MDR-Z1R 乾脆採用大口徑的 70mm 單體,比人耳還大,因此更容易在耳邊形成面的聲波。Sony 特別為 MDR-Z1R 所開發的鎂合金 70mm 單體可輕鬆實現以上種種要求。
這顆單體為複合式結構,中間為鎂合金凸盆,周圍則是鍍鋁 LCP(一種塑料)環狀振膜,結合成一片 70mm 複合式振膜。兩種振膜的特性不同,各自負責不同的頻段,使 MDR-Z1R 的整體頻率響應可達到驚人的 4Hz 至 120kHz。事實上,鎂合金耳機振膜 Sony 自 1990 年代便開始研發,到 2013 年才有成功的試作品,接著又花了 3 年時間才真正商品化,目前這顆鎂合金凸盆的厚度僅 30 微米,不僅質量極輕,又具高剛性、高內耗特性,非常適合用於高頻段。至於周圍的 LCP 振膜之所以鍍鋁,也是要利用複合式材質的優點,可避免過度凸顯某種材質的聲音特性,並使音色更為豐富。這樣的做法在喇叭單體的製作上屢見不鮮,Sony 則是把它發揮個透徹。
MDR-Z1 的創新還包括特殊的單體護網,是根據「費波納契螺旋線」(Fibonacci Pattern)所製作出來的不規則結構,並採用特殊的高剛性樹脂,可以把骨架做得非常細,又能兼顧強度,不會遮蔽聲音,也不會對特定頻段造成影響,因此可讓頻率響應維持最平衡的狀態。這種「師法自然」的作法,也讓聲音變得更「自然」,可說是即為聰明的設計。
接著談到耳機外殼,最大的挑戰是消除共振,才能讓單體釋放出預期中的強大動態範圍,並再現如同開放式耳機的輕鬆、開放聽感。MDR-Z1 採密閉式設計,可隔離周遭環境中的噪音,細節表現更好,但密閉式耳機容易產生共振,也就是音染,會減損音場的開闊性與通透感。MDR-Z1 如何兼顧密閉式與開放式的優點?那就是特殊的濾音器(Sound Register)外殼。MDR-Z1 背後的圓凸外殼看起來像是開放式網罩,但其實是用加拿大針葉樹為紙漿原料製成(這也是自然物),外覆不鏽鋼絲編織的外層,透氣量經過控制,並非完全密閉,而且紙漿的阻尼效果佳,原本就不易共振,加上圓凸的造型則可避免內部駐波的生成,更大大減低了共振。
說到 MDR-Z1 外殼的形狀,是另一次的師法自然。靈感居然來自布料受風吹拂時鼓起的曲面形狀,憑著這樣的直覺試作,再經數據分析,證明這個形狀是可行的,便逐步做出造型。不過難的還在後頭。為了讓耳機輕量化,外殼的網罩決定用不鏽鋼絲編出 3D 形狀,試做多次才找出適合的編法,並藉由高超的金屬加工技術才得以完成。
MDR-Z1 絕佳的配戴舒適度,也是讓人愛不釋手的原因之一。首先,MDR-Z1 的耳墊與頭帶以 3D 立體縫製技術製作,並經過多次不厭其煩地修正,可符合絕大部分使用者的頭型。耳墊外層採用高級羊皮,皮料經過精挑細選,並經過「韖革」處理,質地柔軟又耐用,配戴時非常舒適。此外,耳墊內的泡棉不僅厚度足夠,可將佩戴時的壓力平均分散,重點是貼合性絕佳,絕無「漏氣」之虞,也確保了最好的低頻表現。
TA-ZH1ES 耳機擴大機
接著看到 TA-ZH1ES 耳擴,Sony 設計團隊對 TA-ZH1ES 的設定是不僅要能發揮 MDR-Z1R 旗艦耳機的所有優點,而且面對其他高阻抗耳機也能輕鬆應對。在訪談中可以看到日本知名音響評論員角田郁雄對 TA-ZH1ES 的評價,大致可歸納出三個重點:出色的空間感,可清楚感受到演奏者與聽者之間的相對位置;強弱層次豐富,動態表現優異,不論是旋律和緩的曲目,還是節奏強烈富躍動感的音樂,都能感受到其鮮活的個性;背景安靜,凸顯出動態範圍寬廣的優勢。這些優點在我先前的評論中都有提到過,簡單地講,就是在表達音樂的能力上,擺脫了「機械式的詮釋」。是什麼讓 TA-ZH1ES 與 MDR-Z1 如此之美?除了 Sony 原本就擅長的數位處理與類比放大技術,當然就是日人注重細節、吹毛求疵、極度嚴苛的處事態度了。
TA-ZH1ES 是一台在數位部分性能十分強悍的機種,這也就是說,它的數位部分對類比電路造成的干擾也會特別嚴重,更別提 TA-ZH1ES 的設計前提是體積必須短小精悍,才能放在桌面上方便地使用,如此一來數位與類比電路會擠得更近,更加難以隔離了。解決方案是大膽假設並實地動手試做,不斷嘗試,再加上累積已久的經驗與長期培養出的直覺,靠著電路板分層與數位電路圍繞類比電路的特殊方式,成功達成小型化又兼顧低噪音的目標。
當然,這當中 S-Master HX 數位/類比混合式擴大機技術對於降低失真也扮演了重要角色。S-Master HX 的本體是數位放大,但數位放大的最後階段仍是採用 MOSFET 電晶體,S-Master HX 另有一個類比輸出電路,可針對 MOSFET 的誤差進行校正,經過對比補正之後,便可產生最佳波形以精準驅動耳機。
高階器材的另一項指標是機殼特別講究,TA-ZH1ES 也不例外。TA-ZH1ES 機殼採用所謂的 FBW 設計,F 是 Frame(框), B 是 Beam(樑),W 是 Wall(牆),以口字型的 CNC 鋁合金「外牆」,結合樑柱與雙層底板設計,形成高強度的箱體,可有效抑制諧振。最特別的是上蓋,看似平整,其實是有一點弧度,目的是讓箱體不致太過死硬而讓聲音變得呆板,重點是此一弧度又不能太平緩,以免上蓋像鼓面一樣震動,反而加強共振。設計團隊還透露一項有趣的訊息,說有些擴大機如果拆掉上蓋聆聽,還可讓聲音變得更活生,更開放,而 TA-ZH1ES 不拆上蓋就能得到相近的效果。Sony 設計團隊設想之周到細密,實已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NW-WM1Z/WM1A 隨身播放器
在 NW-WM1Z 與 NW-WM1A 推出之前,Sony 的旗艦隨身播放器是 ZX 系列的 NW-ZX2,從型號可以看出,新的 WM1Z 與 WM1A 與 ZX 系列並無瓜葛,而是全新系列產品。這麼做的原因有二,首先,研發團隊希望能在沒有任何框架的限制下,跳脫傳統思維,以全新的概念、想法來設計產品,因此就把 ZX 系列的名稱拋諸腦後,一切從頭開始。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 Sony 這次希望一口氣把「Walkman」這個品牌推向高峰,重現往日的榮光,做出超越歷代 Walkman 的 Walkman,因此就把 WM 放入系列名中,藉以展現宏大的企圖與目標。WM1Z 與 WM1A 因而誕生。
不過,ZX2 就已使用 S-Master HX 全數位放大技術,WM1Z/WM1A 仍繼續沿用,有什麼不同嗎?大大不同。WM1Z/WM1A 配備全新一代的 S-Master HX,搭載 Sony 自行研發,專門用於 Walkman 的晶片(CXD3778GF),使 WM1Z/WM1A 在根本的表現上便不可同日而語。此外,WM1Z/WM1A 增加 4.4mm 插孔的平衡輸出模式,播放檔案格式最高可支援至 32bit/384kHz PCM 與 11.2MHz 原生 DSD,更非 ZX2 能望其項背。
WM1Z/WM1A 也採用了比以往更大的時脈震盪器,44.1kHz 與 48kHz 各用一顆。難道大就比較好嗎?未必,但更大的震盪器,內部就有多餘空間去做阻擋雜訊的布置,可降低振盪器的相位雜訊。為了減低敏感的音頻電路受到 CPU 與記憶體產生的數位雜訊影響,音頻與數位兩部分採上、下分開放置,且平衡與非平衡輸出電路也分置於主板正反兩面,以避免干擾。
S-Master HX 是一項巧妙的設計,不僅適合桌上型耳擴,更適合隨身播放器。它的本質是數位擴大機,但藉由一組類比電路提供效正訊號的參考,因此完全無需使用負回授,也可再生精準的波形,又可兼具無負回授電路的自然、豐富音色。此外,由於是 S-Master HX 是數位放大器,因此不需要 DAC,做成平衡電路時,自然也不需要雙 DAC 架構,可將電路大幅簡化,避免掉不少麻煩,這對於體積非常有限的隨身播放器是一項大大的好處。
外殼部分,大家關注的焦點都是 WM1Z 採用整塊無氧銅做機殼,但其實 WM1A 也不簡單。WM1A 機殼外殼採整塊鋁合金 CNC 車製,內部還有一塊底板,由 ZX2 所用的純銅底板,改成高純度無氧銅,用意除了提高剛性外,最重要的目的是降低接地阻抗,讓接地更穩定。此外,背板也由 ZX2 的不鏽鋼改用所謂的 Corson 合金(含鎳和矽的銅),導電率比不鏽鋼高約 20 倍,接地效果更好,又能提供背板必須的高剛性。雖然聲音訊號並未通過機殼、底座與背板,但運用「機殼接地」卻為音質帶來顯著的提升效果。此無氧銅底座與 Corson 合金背板也同樣用在 WM1Z 上。
既然運用厚實無比的機殼幫助接地有利於音質,那導電率更好、質量更高的銅應該更適合吧?沒錯,Sony 研發團隊用高純度無氧銅試做 WM1Z 的機殼,一試聽之後驚為天人,便決定量產。不過純銅相當重,質地又軟,一旦摔到恐有變形之虞,因此機殼的強度非常重要,他們透過形狀、厚度來增加結構強度,並經過反覆不斷測試,終於做出這個極有「份量」的無氧銅機殼。完美的機殼有了,更需要完美的表面處理才能相得益彰。WM1Z 的表層採鍍金處理,但在鍍金與無氧銅機殼之間還有一層含有銅錫鋅三種合金的電鍍層。為何如此「搞剛」?如果直接在銅材上電鍍,電鍍層表面容易出現沙眼(小孔隙),手汗或濕氣便可能在沙眼處造成鏽蝕。一般的作法是先鍍鎳來打底,可是鍍鎳又容易感磁,而影響音質,因此 WM1Z 不惜成本採用不感磁的銅錫鋅合金電鍍,徹底免除感磁的問題,又能兼具最高的外觀品質。
電源是所有音響的聲音之本,Sony 研發團隊在這方面自然也投注了許多努力。例如 WM1Z/WM1A 的電容容值比以往的更大,這不只是電源變得更充沛,而且更可提升瞬間電流的供應能力,因此動態更高,低頻表現也更好。不僅如此,WM1Z/WM1A 所用的是 Sony 專為 Walkman 研發的新聚合物電容,這是從 ZX1 推出後便開始研發的元件,歷經三年的試做、檢測、試聽、修改才定案,而且新電容和全新設計的 S-Master HX 相當合拍,可說是好聲的關鍵。此外,新的大容量電池多了 2 條電源供應線,從 3 條增加為 5 條,別以為「只是」增加了 2 條電源線而已,多出的焊點讓結構設計組必須更改設計,多了很多麻煩,但為了聲音,一切只能接受。
結語
對許多音響發燒友或重度耳機迷來說,Sony 比較像是消費性電子產業或是家電業的巨人,而不是 Hi-End 音響品牌。這只說對了一半。Sony 不僅生產了許許多多你我都負擔得起的影音家電,它也是音頻與影像的先驅,長久以來推動著這些產業的前進,如果沒有 Sony,數位音樂與影像現在是何模樣,實在難以想像。Signature 系列則是 Sony 高階音響成就的最佳體現,在 70 周年的重要時刻隆重獻映,Sony 對其重視程度可想而知。
從上述論及的種種設計與技術,你應該可以看出 Sony 強在哪裡了吧?事實上,Sony 的強並不全在科技與技術的領先,那只其中是一部分,最重要的還是對細節的重視,以及不厭其煩地精益求精,把對的事做到最好,才能成就一件真正的好產品。喔不,是 MDR-Z1R、TA-ZH1ES、NW-WM1Z 與 NW-WM1A 四件好產品。Sony 研發團隊不惜一切代價、不怕任何麻煩,只為追求最好的聲音,哪怕只是一點點的提升都在所不惜。重點是,關鍵就在那一點點,是所有 Hi-End 音響品牌耗費無數心力所追求的最後一哩,亦是音樂本質能否重現的靈魂所在。唯有不斷挑戰自我,才能持續進步下去。
如果挑戰自我是一件有趣的事,Sony Signature 系列研發團隊想必樂此不疲吧!
附錄:Sony Signature 系列研發工程師訪談實錄
廠商資訊
台灣索尼
電話:4499111(行動電話請撥:02-4499111)
網址:www.son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