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交錯、愛恨情仇-「小小」尤若夫斯基指揮馬勒
曾經有一位指揮家叫做克萊巴(Erich Kleiber),二十世紀初威震樂壇,沒想到他的兒子克紹箕裘,在維也納大出風頭,我們稱他小克萊巴(Carlos Kleiber)。那尤若夫斯基呢?這位 1972 年出生的指揮家,正當意氣風發之時,而他的父親 Michail Jurowiski 在上一世紀末就已經是在風靡歐洲的指揮家,如果再向上算一些,他還有一位祖父 Vladimir Michailovich Jurowski,早年在烏克蘭還是電影配樂作曲家,要是這麼算起來,Michail 只能算小尤若夫斯基,而這張唱片的指揮 Vladimir Jurowski 只能算「小小」尤若夫斯基了。
當然,這些都是因為我們讀外國人的姓做翻譯,難以區分同一家人老小造成的謬誤,搞清楚了,就不會覺得怎麼大家都是尤若夫斯基。
算來這是我第一次聽年輕尤若夫斯基的唱片,這位年輕的指揮出生於莫斯科,就讀著名的莫斯科音樂院,也成了他爸爸的學弟,1990 年隨父親移居德國,在德國繼續未完的音樂學業。1995 年他在 Wexford 音樂節出道,1996 年為 Naxos 灌錄唱片,同一年在英國柯芬園指揮歌劇納布果,這些初出道的成功,讓他歐洲樂壇走得順遂。關於尤若夫斯基,我就介紹到此,因為唱片才是我想談的主題。
唱片的標題是「馬勒:葬禮、青年旅人之歌」,我再讀了一下德文,寫著 Totenfeier,一時沒有意會過來,等音響一出聲,我就知道了,那是馬勒第二號交響曲第一樂章,可是曲名不一樣,而且樂團編制聽起來小一些,原來這是 1888 年馬勒寫的交響詩,後來才改寫、擴充編制,變成第二號交響曲「復活」的第一樂章。現在我知道為什麼對 Totenfeier 這個標題無感了,因為我一直沒注意到這首交響詩,卻只專注在「復活」交響曲上。
尤若夫斯基指揮的樂團是「啟蒙時代管弦樂團」,這個樂團於 1986 年成軍,至今已經連續演出 25 個樂季,稱啟蒙時代,一方面是他們選擇「特定時期」的樂器,走復古路線,但另一方面卻不設指揮,也不限定演奏樂曲的時期,想盡辦法用新的方法來展現古典音樂不一樣的面貌,是一支活力與創意十足的年輕勁旅。
年輕一代的指揮加上創意十足的樂團,這張馬勒從選曲就很有意思。選「復活」第一樂章的前身「葬禮」,頗有回歸原典的意思,雖然「葬禮」的編制與「復活」不同,震撼的效果略遜一籌,可是畢竟這是「復活」的前身。可是在「葬禮」之後呢?指揮與樂團選擇了「青年旅人之歌」,找次女中音 Sarah Connoly 演唱。為什麼是「青年旅人之歌」?而不是與「葬禮」或「復活」比較有關係的「少年的魔法號角」?
我想,這和寫作的日期有關係。「葬禮」於 1888 年寫成,而「青年旅人之歌」寫作於 1884~1885,但管弦樂版本則要到 1890 年代才改編,其首演則要等到 1896 年了。所以把這兩組曲子擺在同一場音樂會裡面,似乎要表現馬勒早期音樂的意思。
還有,除了時間之外,「青年旅人之歌」其實與馬勒第一號交響曲「巨人」有密切關係,「巨人」第一樂章的主題,用的就是第二首「清晨走過原野」的旋律,而第三樂章中段則是第四首「情人的藍眼睛」後半段的音樂。所以,「青年旅人之歌」可說是「巨人」交響曲的素材之一。在「巨人」之後,馬勒著手第二號交響曲「復活」,可是卻一直不順利,直到他參加指揮家畢羅的葬禮,才靈光乍現把「復活」完成。
「葬禮」是「復活」第一樂章的前身,而「青年旅人之歌」是「巨人」的素材,但是「青年旅人之歌」與「葬禮」的關係呢?我想不如想成「巨人」與「復活」的關係。馬勒寫完「巨人」之後,心中一直有許多疑問,為什麼人要活著,還要受到如此多的苦難,難道這是上天開的玩笑嗎?這些人生的答案,全都寫在第二號交響曲當中。終於,我把「葬禮」與「青年旅人之歌」這兩首曲子的關係拉近了。
「葬禮」我聽得不多,難以比較,可是「青年旅人之歌」倒是聽過不少,尤若夫斯基與啟蒙時代管弦樂團的版本相對非常自由,速度變化非常富有戲劇性,強弱對比很大,那管弦樂團與人聲相互交響的互動,相當有張力。在聽「清晨走過原野」的時候,樂團與女中音在快樂的樂段越走越快,情緒高漲,就在我為這麼快的速度感覺捏把冷汗之際,那苦惱的歌詞來了,樂團忽然變慢,情緒直往下掉,我想,這就是樂團的活力吧?越是年輕,愛恨情仇的展現也更直白?這些情緒,透過音符來表現,更顯得直接又深刻。
廠商資訊
金革唱片
電話:(02)8226-9909
客服專線:0800-031-360
網址:www.jing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