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樹一格的巴哈新銓-Bach Trios
黑白的唱片封面,三位音樂家站在看似穀倉的建築物門口,黑色西裝配上顏色不一的襯衫,擦得晶亮的皮鞋,與穀倉的鄉村氣氛形成強烈對比,這是「Bach Trio」的唱片封面帶給我的感受。
三位音樂家的名字以小字擺在「Bach Trios」上面,分別是 Yo-yo Ma、Chris Thile 與 Edgar Meyer,如果以名氣來說,馬友友絕對是這張 CD 的賣點,但是馬友友玩室內樂,似乎是他年輕時候的遊戲,就拿巴哈來說,「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他錄過兩次,1983 年錄第一次,唱片封面模樣清新得像學生,相隔十五年後,1998 年馬友友再次錄製這套組曲,改為「Inspired By Bach」,不僅重新詮釋這套大提琴演奏家必須挑戰的巴哈曲目,同時找來景觀設計家 Julie Moir Messervy、舞蹈家 Mark Morris、冰上芭蕾舞家 Jayne Torvill 與 Christopher Dean、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並與六位國際級導演合作,把巴哈與建築、舞蹈等藝術結合,展現全新的「巴哈靈感」。
從馬友友兩度錄製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歷程,就知道他從單純的古典音樂家,一路向前邁進,不單純只是「重演」古典,而是試圖在古典當中加入更多創新元素,這張「Bach Trios」也是如此。演奏低音大提琴的 Edgar Meyer,早在 1996 年便與馬友友合作錄製「Appalachia Waltz」,而演奏曼陀鈴的 Chris Thile 則是 2003 年首度與馬友友、Edgar Thile 合作現場演出,2008 年參與「Songs of Joy and Peace」專輯錄音,2011 年錄製的「The Goat Rodeo Session」,小提琴家 Stuart Duncan 加入音樂遊戲當中,這張跨界專輯不僅大賣,同時也獲得了葛萊美獎肯定。
這些紀錄顯示三位音樂家長期的音樂合作關係,當然也是促成「Bach Trios」專輯誕生的背景。不過,想起巴哈的音樂,說實在的,我很少聯想到三重奏,巴哈的小提琴與大提琴無伴奏,是器樂家必須挑戰的基本曲目,布蘭登堡協奏曲也是樂迷通曉周知的巴哈曲目,宗教音樂如「馬太受難曲」也是廣為人知的曲子,但講起巴哈的「三重奏」,實在沒什麼印象,而且「Bach Trios」的樂器組合更是獨特:曼陀鈴、低音貝斯與大提琴!
曼陀鈴可以演奏巴哈嗎?2013 年 Chris Thile 在 Nonesuch 唱片錄製了「Bach: Sonatas and Partitas, Vol.1」,已經證明了曼陀鈴可以拿來演奏巴哈。走在古典跨界的領域當中,似乎什麼都有可能,所以「Bach Trios」組合了曼陀鈴、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也不是什麼奇怪的是,反而代表現代器樂演奏家想超越古典窠臼的創意。
我彈過吉他,曼陀鈴算是吉他的遠親,我沒機會玩過,但感覺上比較像是斑鳩琴那樣的音色,錚錚縱縱,音符顆粒清晰分明,音色明亮,但比吉他的共鳴音色要顯得薄一些,但是聽過「Bach Trios」,這才知道曼陀鈴的音色也能千變萬化,單音彈奏時有著獨特的明亮音色,但是撥奏和弦時也能有吉他那樣的效果,雖然知道音色不同,但卻感覺到曼陀鈴不亞於吉他,也是一件威力十足、變化多端的樂器,難怪中世紀的遊唱詩人,行走江湖時經常帶著曼陀鈴,越是反覆聆聽「Bach Trios」,越覺得是一件有趣的樂器。
與曼陀鈴合作的兩項樂器: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您可以感受得到這樣的三重奏,低頻段的量感厚度,絕對比傳統鋼琴、小提琴與大提琴組合,要顯得更為厚實穩重,而且低頻段由兩項低音聲部的弦樂器組成,還系出同源,讓「Bach Trios」呈現出溫潤厚實的音樂面貌,音樂顯得沈穩,遊玩於低音聲部之上的,是活潑跳躍的曼陀鈴。這三件樂器組合起來的「Bach Trios」,呈現出新意十足的巴哈音樂樣貌。
「Bach Trios」選曲雖是巴哈,但因為獨特的樂器組合,骨幹雖是巴哈,樂曲內容重新編寫卻是三位音樂家的創作,許多曲目樂迷應該耳熟能詳,譬如「平均律鋼琴曲」、「賦格的藝術」等,還有「耶穌基督我仰望著你」、聖詠「耶穌從天而降」、「主啊!憐憫我的不幸」,這些耳熟能詳的曲子,經過演奏家巧手改編,您可以清晰地認出巴哈原曲的面貌,同時感受到獨特的配器組合帶來的新鮮感,聽來既復古又創新。
至於唱片封面的違和感?西裝筆挺的音樂家,怎麼會站在穀倉前面?那是錄音的地方,也就是民謠搖滾歌手 James Tayler 的 Berkshires Studio,他把自家穀倉改建為錄音室,讓音樂家可以在遺世獨立的鄉間,安靜地錄製各式各樣的專輯,假如您擁有「Songs of Joy and Peace」專輯,內附的 DVD 就有穀倉錄音室的影片,這也是「Bach Trios」錄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