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襲旗艦技術-Sony MDR-Z7M2耳罩耳機
今年 Sony 在高階耳機市場上,可謂火力全開!有 Signature 系列的 IER-Z1R、入耳式耳機、DMP-Z1 數位音樂播放器;有專為舞台監聽開發的 IER-M7、IER-M9;有針對環境降噪、無線聆聽需求的 WH-1000XM3;以及本次試聽主角 MDR-Z7M2 耳罩耳機。
第一次見到 MDR-Z7M2 是在今年 8 月份在香港舉辦的 Sony 亞太區產品發表會,不過我得說,當時原廠一口氣推出了多款全新產品,光芒之盛,輕易蓋過了看起來僅僅是升級版的 MDR-Z7M2。到了發表會尾聲的試聽時間,雖然只有短短 10 多分鐘,但是現場 MDR-Z7M2+DMP-Z1 的組合卻讓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然而就在台灣索尼的協助下,近期終於有機會再次細細聆聽同樣的組合。
從產品型號和外觀來看,MDR-Z7M2 就是 MDR-Z7 的第二代升級版本,位階僅次於 Signature 旗艦級 MDR-Z1R,但是價格便宜許多。不僅如此,通常新一代的價格會比前代更貴,但 Sony 卻反其道而行,原廠網站上的報價竟然比第一代還要便宜 1 千元,這樣的定價策略還真是有吸引力!
節奏響應控制聲學端口
乍看之下,MDR-Z7M2 和上一代的外觀造型相似,配色從銀、黑搭配改為更具整體感的全霧黑色系,低調卻更有質感。再進一步深究,您會發現設計其實很不一樣,而且部分承襲自旗艦 MDR-Z1R,譬如拔插耳機線的端子從耳罩下緣外推至耳機支架的尾端,同樣的耳機支架也能在 MDR-Z1R 的身上看到。至於耳罩騰出來的空間改成三道細長開孔,而且採用對稱配置,也就是耳罩上下兩端邊緣處各有三道開孔。原廠將其稱之為節奏響應控制(Beat Response Control)聲學端口,主要目的是控制單體後方的空氣流動,強化低頻暫態反應,讓音樂節奏聽起來更清楚明確。
開孔設計其實在上一代 MDR-Z7 也有出現,不過是在耳罩上端一道短細孔、下端一個面積較大的不規則開孔。這次 MDR-Z7M2 改為 6 道細長開孔,並且盡可能佈滿整個耳罩邊緣,其實是為了讓單體背波產生的氣壓能夠均勻的消散,避免單體往覆運動的過程中,受到不均勻的空氣壓力影響振膜運動,造成失真問題。猜想大概也因為這個原因,原廠把耳機線端子從耳罩外推至耳機支架的尾端,為耳爭取更多的空間來配置開孔。
大口徑鍍鋁 LCP 振膜
翻轉到耳機內側,可以看到 MDR-Z7M2 超大口徑振膜,這個單體足足有 70mm 之多,然而其他品牌的高階機種大多在 56mm 左右。其實 MDR-Z1R 與 MDR-Z7 就已經是採用這種超大口徑的振膜,所以 MDR-Z7M2 倒也不是獨創。不過原廠強調這個單體是全新研發的產品,鍍鋁 LCP 液晶高分子振膜表面紋路分布和前代不同,中央圓頂和外圈振膜的大小比例也明顯不一樣。前面都是眼睛觀察得到的部分,另一大重點是單體背面磁力引擎的提升,MDR-Z7M2 採用口徑更大(約為前代的兩倍)的釹磁鐵,對單體振膜有更強的控制力,並且強調對於高解析訊號的反應速度更快,使音質更銳利清晰。
費波納契數列護網
負責保護振膜的網罩也不一樣,這次 MDR-Z7M2 直接師承旗艦 MDR-Z1R 的費波納契數列護網,特殊的網格結構是參照由義大利數學家費波納契計算出來的數列,護網本體以堅固的樹脂材料打造而成,輕薄強韌避免受聲波影響產生振動,同時確保聲波順暢傳遞並且降低超高頻衰減,讓 MDR-Z7M2 有 100kHz 的高頻延伸能力,另外低頻則可以沈潛至 4Hz。
支援 4.4 平衡端子
耳機線材的設計也很用心,首先耳機線與耳罩連接的端子採用旋轉鎖定設計,避免線材意外脫落。線材內部導體使用鍍銀 OFC 無氧銅材質,而且還附了兩條,一條 3m 長線使用 3.5mm 端子、一條 1.2m 短線使用 4.4mm 平衡端子,如果您手邊正好有 4.4mm 平衡端子的播放器或耳擴,就可以派上用場了!此外,Sony 也針對發燒極玩家提供了 Kimber Kable 耳機升級線材選配,以追求更好的聲音表現。
輕巧、舒適、穩定的配戴感
在配戴使用方面,MDR-Z7M2 給我非常好的使用經驗,耳機支架、頭戴、外殼採用鋁合金材料打造而成,重量約 340 公克,以大型耳罩來說算是輕巧的等級,戴在頭上輕鬆不沈重。再來頭戴本身的跨距夠大、彈性很好而且壓夾力道適中,對於我這種「大頭」用家來說,一樣舒適不緊繃,還有很好的穩定度,即使刻意搖頭晃腦、彎腰低頭撿東西,MDR-Z7M2 還是穩穩地待在頭上。配戴舒適還要歸功於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厚實耳墊,柔軟度極高可以和耳朵周圍緊密貼合,呈現很好的包覆感,又能夠撐起一定的空間深度,避免耳朵被擠壓到,雖然只是小細節,但是對於長時間配戴的舒適感至關重要。
搭配 DMP-Z1 數位音樂播放器
進入試聽之前,先大略介紹一下這次主要搭配的 DMP-Z1 數位音樂播放器。這款產品隸屬於 Sony Signature 系列,它不僅能夠播放高解析音樂,也可以當做 USB DAC 並且具備耳機擴大機功能,而且內建 5 顆電池供應,播放高解析音樂時約可提供 9 小時續航力。
內部採用雙 DAC 設計,使用日本旭化成的 AK4497EQ DAC 晶片,再搭配德儀製造的 TPA6120A2 放大晶片,為左右聲道分離式設計,可支援 PCM 32bit/384kHz 以及 DSD 11.2MHz 的高解析音樂播放,前面板配置了 3.5mm、4.4mm 兩種輸出端子,在 16 歐姆的負載條件下,最高可以提供 1500mW 的輸出功率。為了追求好聲,DMP-Z1 特別訂製了 ALPS RK501 類比音量控制器,而且採用 4 個獨立訊號路徑(L+/L-/R+/R-)對應平衡架構,旋鈕的手感相當不錯,音量增減也很穩定。
另外,我記得 Sony Walkman 首席工程師佐藤朝明於先前專訪時曾經提到,建議直接使用 DMP-Z1 播放內存的音樂,而不是將 DMP-Z1 當做 USB DAC 使用,畢竟 USB 介面很有可能受到來自電腦端的雜訊干擾,影響音質表現。所以在試聽時,我採用佐藤先生的建議,同時切換至電池供電模式。
聲底純淨 高音清新不毛燥
這套組合給我的第一印象是背景漆黑深邃,聲音乾淨不帶毛燥感,音樂線條自然清晰,加上密閉式耳罩良好的隔音能力,外界干擾變少了,更能容易注意到音樂中的細節。譬如 Ingrid Fliter 演奏蕭邦的〈24 Preludes, Op.28: No.15 in D flat Major ‘Raindrop’〉,曲子開頭,Ingrid Fliter 輕柔地彈奏著,聽起來淡雅清新,透過 MDR-Z7M2 聆聽的鋼琴顆粒清楚圓潤不帶毛邊。到了曲子的中後段,彈奏力道逐漸加強,MDR-Z7M2 將樂曲的動態變化清楚反映出來,展現出演奏的情緒張力,彷彿標題寫的「Raindrop」雨勢突然轉強,但最後又和緩下來回歸平靜。
人聲略帶溫潤感 音場空間自然呈現
改播放《Blue Coast Collection》收錄的〈Looking For A Home〉,曲子由吉他彈奏開頭,一開聲就能聽到指尖撥彈、摩擦琴弦的聲音細節,撥奏到高音時的音色是明亮的帶有光澤感。接著 Keith Greeninger 的歌聲出來,透過 MDR-Z7M2 聽到的聲線略帶圓潤與甜味,雖然沒有特別渾厚或是凸出的感覺,卻有很好的人聲細節與輪廓線條。另外我注意到,MDR-Z7M2 是密閉式耳罩設計,可是在聽感上沒有窒悶的感覺,音場表現自然寬鬆,以密閉式耳罩來說,這樣的表現相當不錯,但我得說,還不到全然開闊的寬廣音場程度。
低頻扎實有勁道
播放另一段老鷹合唱團的〈Hotel California〉,前段吉他撥奏的質地細膩,同樣略帶溫潤感,接著鼓聲節奏出現,MDR-Z7M2 呈現的低頻量感適度不算多,可是顆粒感收束扎實不拖泥帶水,聽起來是有力量有速度的低頻線條。
此外,Don Henley 的成熟滄桑嗓音聽起來非常迷人,又不會有過重的唇齒音,其他樂器各自站定位,整體聲音分離度很好,也帶出了音場空間感。
整體來說,MDR-Z7M2 的表現均衡精準,沒有特別偏重哪一個頻段,高音清新明亮細節豐富,中頻人聲略帶圓潤質地,細節自然詮釋不誇張,至於低頻的部分,我認為 MDR-Z7M2 的控制力相當優秀,量感不算特別多但是力道扎實密度好,聽起來是有速度感的低頻線條。至於配戴舒適度方面,前面講過了,輕量柔軟舒適又有很好的穩定度,長時間配戴不成問題。想要添購一款高階耳罩耳機嗎?推薦您將 MDR-Z7M2 納入口袋名單!
器材規格
型式:動態封閉式耳罩耳機
單體:70mm 動圈
磁鐵:釹
振膜:鍍鋁 LCP
頻率響應:4Hz~100kHz
靈敏度:98dB/mW
阻抗:56 歐姆
功率處理:2000mW
耳機線:3m 鍍銀 OFC(3.5mm 端子)、1.2m 鍍銀 OFC(4.4mm 端子)
重量:340g
參考售價:19,900 元
台灣索尼
電話:4499111(行動電話請撥:02-4499111)
網址:store.son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