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異的音場空間感-Sony IER-Z1R耳道耳機
第一次見到 IER-Z1R 是去年 8 月,Sony 在香港舉辦的亞太區產品發表會上,華麗的外觀造型就連原廠人員都曾經用精品來形容,配上如同魚鱗紋般的金屬飾板,在不同光線角度下會反映出細緻的色澤紋理,著實令人印象深刻!
發表會上的驚鴻一瞥,當然不能滿足我對 IER-Z1R 的好奇心。終於在今年初,這對旗艦級耳機來到了編輯部,不過很可惜!熱騰騰的新機試聽任務讓總編輯先包辦了,即便只能趁空擋「聞香」,但已經能稍微領略 IER-Z1R 的好聲音。如此短暫的相處時光當然是不夠的,然而幸運地,就在 4 月底出發前往「2019 春季東京耳機展」的前幾天,我再次爭取到展後試聽 IER-Z1R 的機會,這回可要好好把握!
創造優異的空間感
接下來的「2019 春季東京耳機展」,剛好在會場中遇到了 IER-Z1R 的主要設計師桑原英二先生,年紀大約 30 多歲,但據說已經有超過 10 年的耳機設計資歷。我問他當初在設計 IER-Z1R 的主要目標是什麼?桑原先生毫不猶豫的回答:「空間感」。他解釋,通常小型的耳道式耳機在聽感上會很貼耳,但他們的目標就是要做出如同耳罩耳機的音場表現。我進一步追問,打造出開闊音場空間感的秘訣是什麼?這道題目桑原先生倒是沒有正面回答,他說自己不光是負責 IER-Z1R 的調音而已,因為要能夠為耳機調音,就必須要掌握內部結構設計與用料才行。言下之意是對 IER-Z1R 有全盤的瞭解,而創造優異空間感的秘訣就是原廠的「不宣之秘」了。
HD 混合驅動單體打造超寬頻率響應
在試聽之前,我們先來看看 IER-Z1R 的硬體規格。這款耳機隸屬於 Sony 的 Signature 旗艦系列,用料自然很有看頭,內部採用全新的 HD 混合驅動單體系統:1 只 5mm 動圈、1 只 12mm 動圈以及 1 只平衡電樞(動鐵)。
原廠強調這 3 只單體都是由 Sony 自家全新開發,負責超高音頻段的 5mm 動圈單體,振膜為鋁製塗層液晶高分子(LCP)搭配外磁式設計。為了讓超高音更直接傳送到用家耳內,提升聆聽時的音場空間感,將 5mm 動圈以同軸排列的方式配置在 12mm 動圈前方。至於負責中低音的 12mm 動圈採用鎂合金振膜同樣加上 LCP 處理,具備高內阻、低音染的優點。平衡電樞也不簡單,裡面使用的是鎂合金振膜並搭配新開發的鍍銀銅音圈,就連端子接點也特別經過鍍金處理。另外,分音器使用了音響等級的薄膜電容,以及 Sony 自家開發的音響級焊料,達到低失真、低耗損並確保訊號傳輸的純淨度。IER-Z1R 的低頻可沈潛至 3Hz,高頻有更高達 100kHz 的驚人數據!
鋯合金+鎂合金機殼,搭配魚鱗紋路飾板
再來是銀晃晃的耳機外殼,不是鋁合金、也不是不鏽鋼,而是採用鋯合金(Zirconium Alloy)製作出來的耳機外殼,表面直接拋光處理,不另外烤漆或者電鍍,然後再搭配上魚鱗紋路飾板,外觀辨識度非常高!機殼內層則採用鎂合金材料,加總起來具有高剛性的特點,避免不必要的振動干擾耳機音質表現。另外,原廠曾經提到在 IER-Z1R 的內部腔體加入了氣流控制技術,精準控制單體後方的氣流,對於呈現開闊的音場、飽滿的中音以及高低頻延伸都有正面幫助。
耳機線材也很講究
關於耳機線材的設計,首先是採用可換線設計,桑原先生告訴我,IER-Z1R 用的雖然是 MMCX 端子,但 MMCX 也有很多種形式,而 IER-Z1R 隨附的端子有經過改良,仔細看導體的設計略有不同,另外在前端有一小段套筒可以幫助針尖定位,不容易彎折壞損,而且很容易插拔。那如果用家想要嘗試其他升級線呢?桑原先生回答,雖然在實際使用上,用家還是可以找到通用的線材,但是他們不能保證完全沒問題,言下之意,還是建議您使用原廠線比較妥當。
線身內部導體為 OFC 無氧銅鍍銀材質,外層運用天然絲線做為絕緣屏蔽與阻尼效果,最外層再加上銀灰色半透明線身批覆,質地非常柔軟服貼,搭配繞耳式的配戴方法,完全沒有聽診器效應的問題,除了常用的 3.5mm 非平衡端子,這次多附上一條 4.4mm 平衡端子的線材,讓用家自由替換使用。
佩戴舒適、隔音效果佳
佩戴舒適度方面,IER-Z1R 的體積不算小,金屬機殼的重量也不輕,但我實際佩戴的感覺是貼合度相當好,可以有效分散耳機重量,所以不會覺得特別沈重。搭配尺寸合適的耳塞,還能提升隔音效果,這幾天我戴著 IER-Z1R 搭乘捷運、公車,不需要刻意提升音量就能夠清楚聆聽音樂,不太受到環境噪音干擾(當然不可能完全沒有)。
原廠隨附的耳塞有兩種,其一是常見的矽膠耳塞(各種尺寸共 7 組),其二是 Triple-comfort 三倍舒適耳塞(各種尺寸共 6 組),我個人偏好使用三倍舒適耳塞,原因很簡單,因為軟硬適中,長時間佩戴非常舒服,而且隔音效果很好!這個耳塞的外表看起來是泡綿,但據說是原廠獨家開發的矽膠混合材料,注意看內面還有一層塗佈,猜測應該是為了增加耳塞的彈性與隔音效果。
搭配 DAP 或耳擴會更好
試聽的過程中,我試過使用手機、筆電直接驅動,IER-Z1R 雖貴為 Sony 的旗艦級耳道耳機,實際上並不難驅動,音量控制大約調整到一半就已經夠大聲了。平常工作的時候,甚至只會調到四分之一當成背景音樂輕鬆聆聽。在這樣的搭配下,IER-Z1R 給我的是寬鬆無壓力的聽感,而且已經有適度的音場表現,不過認真討論起來,我認為聲音厚度稍嫌不足,弦樂高音不夠柔和,暴露出前端訊源的問題。
想要真正發揮 IER-Z1R 的實力,還是建議您搭配 DAP 或耳擴為佳,除了 Sony 自家產品外,我也試著搭配手邊 2 台不同品牌的高階 DAP,IER-Z1R 在保有開闊音場與聲音特色之下,還能反應、感受出前端訊源的變化,如果您手上已經有 IER-Z1R 的話,不妨嘗試看看,享受更多聆聽樂趣。
IER-Z1R x NW-WM1Z
回歸正題,和桑原先生談話的時候他特別提到,在 IER-Z1R 進行調音時,搭配使用的器材主要有三款:DMP-Z1、NW-WM1Z 以及 PCM-D100。沒想到,等我回國之後,辦公桌上不僅有 IER-Z1R,竟然出現了三款器材當中的二款,也就是「至尊磚」DMP-Z1 和「金磚」NW-WM1Z!既然如此,接下來的試聽當然就按照桑原先生的建議,以自家器材做搭配。
音場輕鬆開闊,動態、層次清楚鮮明
剛開始,IER-Z1R 先使用 3.5mm 耳機線並搭配 NW-WM1Z 隨身播放器,不出所料,IER-Z1R 有很好的音場空間表現,完全沒有緊附雙耳的壓迫感,而且動態變化、層次感、立體感清楚鮮明。譬如 Hugh Masekela 的發燒片「Hope」,直接播放最後一首 Stimela(Coal Train),曲子開頭一連串金屬敲擊聲,透過 IER-Z1R 聽到的是快速明亮的顆粒感,並且將打擊力道由弱至強的動態變化表現出來,接著人聲唸唱的聲音出現,描述著礦工辛苦工作情境,聲音集中凝聚細節清晰,突然間兩聲高呼能量感十足,現場聽眾互動回應的聲音拉出演唱空間感。
再換一張「當鋪爵士(Jazz at the Pawnshop)」,在樂隊開始演奏之前,先聽到現場環境各種聲響,透過 IER-Z1R 更能注意到錄音中細節,彷彿能夠描繪出小酒館的空間感。當樂團開始演奏,我立刻注意到低音大提琴撥彈的低頻線條非常 Q 彈而且不會誇張,就是恰到好處的彈跳勁道,不影響中高頻細節表現。其他樂器從中央往外側展開,形體感各自分明不模糊,爵士鼓小鼓的速度感、沙沙的細節質感,鈸的金屬光澤與細微震顫清楚鮮明。我甚至注意到樂手在打拍子的細微聲響,以往在音響系統上很可能會錯過這類小細節,但是在 IER-Z1R 上卻都能清楚的捕捉到。
高音飄逸有光澤,音像輪廓更清晰
另一張「Blue Coast Collection」精選輯,其中一軌「Darcy Farrow」裡面的的吉他彈奏能量感飽足,IER-Z1R 詮釋出來的吉他鋼弦高音帶著飄逸的光澤感,彈奏到低音時琴弦共振的細節與密度相當優秀,甚至可以注意到指尖撥彈時各種細節與瞬間的力道,彷彿歷歷在目一般。整體音場輕鬆開闊,聽起來特別輕鬆流暢。
接下來我把線材換成 4.4mm 平衡端子,然後繼續搭配 NW-WM1Z,果然聲音表現更加提升,同一首「Darcy Farrow」吉他的形體收束得比較緊湊,但是線條感更清晰俐落,其實本來使用 3.5mm 端子時的聲音就已經很有水準,改用 4.4mm 之後音像輪廓更乾淨鮮明。如果要比較的話,前面相對蓬鬆一些,現在聽起來更扎實,就連指尖在鋼弦上按壓、摩擦各種細節聽起來也更加明確。
這時候我更好奇了!於是回頭聽前面的「Stimela(Coal Train)」、「當鋪爵士」,人聲的距離感再拉開一些,音像輪廓更清晰、空間感提升,而且低頻密度與顆粒感更加 Q 彈又深沉,我得說真的不像在聽耳道耳機,有開放耳罩的開闊聽感,卻沒有大耳罩沈重的負擔!
低頻明快氣勢飽滿,人聲水潤不毛燥
改播放和樂器樂團「八奏繪卷」專輯中的「千本櫻」,一開聲規模感立刻湧現飽滿又有氣勢,低頻速度明快毫無拖泥帶水,而且層次表現、聲音定位清楚分明,將整個場穩穩地控制住,完全沒有模糊不清,隨時可以將聆聽注意力聚焦在任何一種樂器上。我的好奇心又來了!再度把線材換回 3.5mm 非平衡端子,這時候感覺與主唱的距離拉近了一些,音像略擴大比較蓬鬆,沒有先前那麼清楚的線條輪廓,而且低頻量感微幅增加,如果要說優點,可以說多了些溫潤柔和的聽感,但少了犀利的感覺。
我個人比較偏好 4.4mm 平衡端子的聲音表現,把耳機線換回 4.4mm 之後改聽人聲演唱,播放「The Perfect Sound 原音精選 2015」專輯中收錄張學友演唱的「怎麼捨得你」,透過 IER-Z1R 聆聽張學友的歌聲是帶有水分的,喉音特色鮮明,咬字換氣的細節自然呈現不誇飾,線條乾淨沒有毛燥感,人聲定位比較靠近一些但還不到緊貼雙耳的程度,伴奏吉他在後面拉開適度的距離輕柔地彈奏著,整體平衡性很好,琴弦撥彈帶著柔和的光澤感,悅耳不刺激。說了這麼多,IER-Z1R 與金磚 NW-WM1Z 的搭配確實很有水準,尤其時使用 4.4mm 平衡連接時的聲音表現更是出色。
IER-Z1R x DMP-Z1
接下來另一場重頭戲,是至尊磚 DMP-Z1 與 IER-Z1R 的搭配!還記得去年在香港參加 Sony 亞太區產品發表會時,工程師佐藤朝明(Tomoaki Sato)先生曾經提到 DMP-Z1 雖然可以連接電腦,當作外接 USB DAC 使用,但是他更推薦使用內建記憶體或 micro SD 記憶卡來播放音樂。我將原本放在 NW-WM1Z 的 micro SD 卡改放入 DMP-Z1 中使用,同樣是自家開發的作業系統,插入記憶卡就可以直接播放,省去了重新傳輸檔案的時間。
聲音表現再提升
趁著聆聽印象鮮明,再聽一次張學友的「怎麼捨得你」,沒料到張學友的音像輪廓線條竟比先前還要清晰,咬字、換氣等細節更為鮮明,而且同樣水潤不毛燥,連伴奏吉他的光澤感也強化了,主客關係更為明確,空間感又提升了一個檔次,真的厲害!就連先前聽過的「Stimela(The Coal Train)」、「當鋪爵士(Jazz at the Pawnshop)」在 DMP-Z1 的加持之下,樂器的密度更好,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低頻控制力提升,爵士鼓的沉潛度、顆粒感更加飽滿扎實,卻沒有氾濫的低量感,音像輪廓變得立體鮮活,而且整個音場向外擴展,聽起來更寬鬆而且音樂層次感豐富。
低頻 Q 彈控制力佳
播放 Holly Cole 的「Don’t Smoke in Bed」開頭以人聲演唱為主,搭配鋼琴伴奏,在 IER-Z1R 上聆聽 Holly Cole 的沙啞嗓音、唇齒音、咬字吐息清楚,略為貼近但仍保持著適度的距離,鋼琴明亮顆粒感飽滿。接著貝斯加入,低頻量感聽起來特別飽滿豐腴,IER-Z1R 控制得很好,聽得出量感很多卻不會氾濫成災,讓低頻節奏聽起來是有彈性、有 Q 度的,細節依然清晰不受影響。
聽古典樂也很對味
我想聽聽古典樂,先播放曾宇謙「Reverie 夢幻樂章」,一開聲就立刻抓住了我的注意力,不知不覺一口氣將第 1、2 軌直接聽完了!曾宇謙拉奏的小提琴音色聽起來飽滿密實,可以清楚察覺到弓弦交織時的力道變化,當演奏到高音的時候,IER-Z1R 飄逸的高音增添了幾分華麗的光澤延伸。至於伴奏的鋼琴表現稱職,琴鍵顆粒清楚、重量感足,形體定位同樣各自分明。
再多聽一點鋼琴,譬如阿格麗希彈奏的「蕭士塔高維契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這首曲子不光是寫給鋼琴,銅管、弦樂也有很重的份量,三者相互交織、映襯聽起來激昂熱切,如果您的耳機系統不夠好,聽起來可能會很糊而且很吵。還好 IER-Z1R 沒有這樣的問題,在 DMP-Z1 的助力之下,三者之間的平衡性良好,各種樂器的定位清楚,音場開闊、層次感優秀,樂器的音色帶著綿密的質地,譬如第一樂章開頭,鋼琴快速彈奏時的顆粒感清晰,隨之而來的弦樂表現細緻,齊奏時展開成一片,管樂吹奏則帶著溫暖的音色。進入第二樂章,阿格麗希彈奏鋼琴高音時,帶著晶瑩剔透的顆粒感和尾韻延伸,當彈奏到低音時,從指尖瞬間傳來的重量感十足而且還有細節,實在很難想像是 In-Ear 耳機的聲音表現,低頻既深沉又有很好的控制力,不會過度氾濫影響到細節表現。
整體來說,IER-Z1R 的外觀設計如同精品般奪目,聲音表現方面,高音飄逸有光澤、中音水潤悅耳、低音 Q 彈,還有優異的音場空間感與層次感,顯然已將自家入耳式耳機推升至另一個新的高度。藉由這次試聽的機會,更讓我體驗到 IER-Z1R 搭配金磚和至尊磚的聲音饗宴,金磚搭配 IER-Z1R 已經很完美,而搭配 DMP-Z1 又是另一種升級的感受,不過發燒友有句老話「一分聲音十分價」,要不要追求這一分的進步而花費更高的預算?那就要看您自己決定了!不過,不論是搭配哪一款音樂播放器,IER-Z1R 都能呈現出清晰、明亮、細膩的音色與開闊的音場空間感,也難怪總編輯會將「最棒的耳道式耳機」這極高評價的封號送給了 IER-Z1R!
器材規格
Sony IER-Z1R
型式:混合單體密閉式耳道耳機
單體:5mm 動圈單體、BA 平衡電樞、12mm 動圈單體
頻率響應:3Hz~100kHz
阻抗:40 歐姆
效率:103dB
靈敏度:103dB/mW
線材:1.2m、1.3m 鍍銀無氧銅導體、雙絞線
端子:3.5mm、4.4mm
配件:三倍舒適耳塞(SS、S、MS、M、ML、L)、複合矽膠耳塞(SS、S、MS、M、ML、L、LL)、耳機線夾、耳機捲線器收架、收納盒、擦拭布
參考售價:55,900 元
台灣索尼
電話:4499111(行動電話請撥:02-4499111)
網址:store.son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