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我又被毒到了!-試聽iFi Audio Zen DAC
前兩年因為報導的需要,試用了 iFi nano iDSD BL 隨身 DAC 耳擴,沒想到一試成主顧。這就是咱家編輯戴天楷說的:「一旦對眼了,就要擦出火花了!」現在這小夥伴平時就在我的辦公桌上待命,有需要時還能隨身帶著走。當年會看上它的原因很簡單,體積小、能支援高解析、音質表現不俗,價格還在能接受的範圍之內,對於預算有限的玩家來說很有吸引力。
不過這次 iFi Taiwan 送來了更毒的 iFi Zen DAC(稱讚意味),這是一款具備耳擴、前級輸出功能的桌上型 DAC。雖然比 nano iDSD BL 大了兩倍,但以桌面聆聽、家用音響器材的角度來看,手掌般大小的 Zen DAC 依然非常小巧。重點是售價更便宜,只要新台幣 4,800 元就能帶回家。
Zen DAC 的外型也很不一樣,以鋁合金製成的鐵灰色霧面機箱,從正面看近似橢圓形並將兩側收成翼狀,銀色髮絲紋前面板還帶點斜度,讓機身看起來不至於方正呆板,正中央音量旋鈕質感不錯。輕敲機箱聽到的是扎實的「篤、篤」聲,不是空蕩的「鏘、鏘」聲,看來原廠設計師在外型設計上花了不少功夫。
兼具耳擴、前級與 USB DAC 功能
Zen DAC 的使用相當靈活,可以當做 USB DAC 耳擴,成為桌面聆聽系統的一部分,也可以扮演家用音響系統中的 USB DAC 或前級的角色。在前板有 6.3mm 非平衡、4.4mm 平衡輸出各一組,提供給各類型耳機使用。背板有 RCA 與 4.4mm 輸出各一組,主要是用來連接家用音響系統。注意看 RCA 與 4.4mm 之間有一組黑色撥桿,功能是切換 Variable / Fixed,在 Variable 檔位時,Zen DAC 可以當作前級,連接後級擴大機或主動式喇叭;在 Fixed 檔位時,Zen DAC 可以繞過(bypass)音量控制,連接前級擴大機或綜合擴大機。原廠強調 Zen DAC 的類比線路採用全平衡設計,並且挑了 TDK 的高品質電容,不僅助於提升聲音品質,更兼顧耐用度,這樣的設計很難在同價位帶的器材上找到,讓 Zen DAC 顯得更為獨特、好聲。
僅提供 USB 3.0 輸入
訊號輸入僅提供 USB 3.0(Type-B)一種選項,可以用來接收電腦(PC/Mac)、手機的數位音樂訊號,另外還能透過 USB 直接供電,不需要外接電源,但背板上依然保留了 DC 5V 的電源輸入,讓消費者可以選購升級自家的超低噪訊電源變壓器。特別要注意的是,如果想要連接手機的話,必須要自行搭配 OTG 線材(原廠沒有附送),而且並不是所有型號的手機都能支援喔!
支援 DSD 原生解碼、MQA
Zen DAC 的內部核心採用了 Burr Brown 的 True Native 晶片組,同樣的晶片組在自家 micro iDAC 2 身上也有出現,為 PCM 與 DSD 提供了兩個各自獨立的訊號路徑,也就是說 DSD 可以維持 bit-perfect 原生解碼,不做 DoP 轉換。支援的音樂檔案 PCM 與 DXD 最高可達 32bit/384kHz 以及 DSD256。不僅如此,也支援 MQA 解碼,讓您用少少的預算就能享受高解析音樂播放美好。
但是您注意到了嗎?Zen DAC 沒有顯示螢幕,那要怎麼確認輸入的音樂訊號格式與解析度呢?答案就在音量旋鈕後方的 LED 指示燈,利用不同顏色來代表目前輸入音樂解析度方便用家辨識,譬如綠色燈號代表 PCM 44/48/88/96kHz,詳細請參考下方列表:
綠色:PCM 44/48/88/96kHz
黃色:PCM 167/192/353/384
青色:DSD64/DSD128
藍色:DSD256
洋紅色:MQA
PowerMatch 與 TrueBass 功能,讓調整更有彈性
Zen DAC 的前面板左側有 PowerMatch 與 TrueBass 兩顆按鍵。首先 PowerMatch 負責切換增益,用來匹配不同的耳機,原廠解釋通常 IEM(In-Ear-Monitor)耳機的靈敏度較高,您可以選擇將 PowerMatch 關閉(低增益),確保聆聽音樂時不受底噪嘶聲干擾;如果是遇上阻抗相對較低需要更多驅動力的耳罩耳機時,建議開啟 PowerMatch(高增益)增加驅動電平。
再來是 TrueBass,這是 iFi 的專利技術,標榜在類比處理的階段切換「低音增強 Bass Boost」,而不是利用 DSP 去做調整。原廠進一步強調,Zen DAC 所使用的 TrueBass 技術在強化低音的時候不會影響到中頻的清晰度。也就是說,不會因為強化了低頻反而讓中頻聽起來模糊不清,特別適合用於低頻表現較弱的 IEM 或開放式耳機。
聲音背景乾淨不毛燥
實際試聽 Zen DAC 時,我第一個注意到的是聲音背景非常乾淨,不說別的牌子,光是和我手邊的 nano iDSD BL 相比就有明顯的差距,搭配 Westone UM Pro 30 和 Feverfew Galileo G4,把音量旋鈕調整至 3 點鐘方向就能察覺底噪出現。同樣兩副耳機改連接 Zen DAC 卻完全聽不到底噪,索性將音量旋鈕一口氣轉到底,在沒有音樂播放的狀態下,耳機聲底依然乾乾淨淨一片漆黑,毫無毛燥感。此時按下 PowerMatch 鈕切換至高增益模式時,非常輕微的底噪斯聲出現了,但即便如此,還是比 nano iDSD BL 安靜許多。
兩種耳機輸出,聲音各有特色
Zen DAC 的另一大優點就是同時具備 6.3mm 非平衡與 4.4mm 平衡耳機輸出(可同時使用),播放阿格麗希演奏「蕭士塔高維奇: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先以 Sony MDR-1AM2 搭配試聽,在 6.3mm(轉 3.5mm)非平衡輸出模式下,聲音相對飽滿,譬如鋼琴帶有圓潤厚實的顆粒感,弦樂細緻柔和不刺激,低音部表現沉穩、豐厚但不會過度,連聽第 1、2 樂章下來,Zen DAC 展現出柔和滑順的音樂質地。
改換 4.4mm 輸出之後驅動力更好,不僅音量提升,音場變得寬鬆明亮而且層次感提升,各種樂器的定位與形體更為清晰鮮明,阿格麗希指尖下的鋼琴顆粒聽來晶透有光澤,雖然不如先前蓬鬆圓潤但是密度更加扎實,弦樂的線條感與細節表現也有提升。
寬鬆明亮的音場表現
換上更難對付的 Sennheiser HD 650,在 6.3mm 輸出時同樣是溫暖有厚度的聲音風格,但我覺得聽起來稍微悶一些,音場比較放不開,試著按下 PowerMatch 鈕,音場立刻拉開,原先的窒悶感也不見了,音樂聽來明亮又有層次。再進一步按下 TrueBass 鈕,阿格麗希的鋼琴變得更有力量,尤其是彈到低音時重量感增加,但是不會氾濫失控。
換回 4.4mm,這次不需要 PowerMatch 加持,就有寬鬆的音場表現,整體層次感很好,細節表現自然,線條更清晰乾淨,明亮而沒有刺激感。琴鍵顆粒比先前還要更加晶瑩剔透,高音帶有滑順的光澤感,彈奏到低音時的力道扎實、深沉而且速度感很好,沒有過度的低頻量感。各種樂器的音色、形體感清楚分明不模糊,清晰而不毛燥。如果這時候按下 PowerMatch 會如何?答案是音量提升,樂器變得更飽滿有肉,相對的線條感比較粗一些。誰好誰壞?倒是沒有一定的答案,全看您的喜好,按一個鈕就能輕鬆切換。
人聲清晰厚度適中,低頻沉勁有力度
播放 Blue Coast Collection 精選輯中的 Looking For A Home,細節、線條感非常分明清晰,吉他撥弦的質地清脆,指尖揉弦淡淡的磨擦聲也有詮釋出來,主唱清楚凝聚在中央,合聲在側邊定位各自清晰不模糊,人聲的密度足夠但不算厚聲,音樂背景非常乾淨,音像更顯浮凸,音場非常寬鬆。
改聽流行樂,播放 LiSA 為動漫鬼滅之刃演唱的主題曲「紅蓮華」,Zen DAC + HD 650 表現出來的低頻沉勁有力,顆粒飽滿而不肥軟還有不錯速度感,營造出清楚、明快的音樂節奏。LiSA 演唱時的咬字換氣、真假音轉換甚至是喉音的運用等各種歌聲細節都能清楚掌握,即便我開啟 TrueBass 功能,低頻更沉、量感更為飽滿的同時,人聲細節依然清晰不模糊。
換上 Feverfew Galileo G4 耳道耳機繼續往下聽,第二軌「PROPAGANDA」是節奏感更為強烈的搖滾曲目,在沒有「加料」的狀態下就已經很熱血了,開啟 TreuBass 之後,竟然還能將 Galileo G4 的低頻衝擊力到再度推升,近一步榨出耳機的潛能。
整體來說,Zen DAC 並沒有太多染色,中頻密度扎實,不偏肥也不偏瘦,高音略偏明亮滑順不刺激,低頻沉潛速度感不錯,量感不誇張,聽起來沒有拖泥帶水的感覺,聲底乾淨不毛燥。如果要細分的話,6.3mm 相對飽滿圓潤;4.4mm 顯得清晰有條理,分離度更好。另外,原廠再提供 PowerMatch 與 TrueBass 功能讓消費者自由增減,輕鬆玩出調音的樂趣。雖然功能相對單純(僅 USB 輸入),但能夠支援高解析播放,連 MQA 也沒問題,而且耳機、音響都能用,這樣的規格與聲音表現只要 4,800 元,結果,我又被毒到了!
器材規格
型式:數位類比轉換器
輸入:USB 3.0 x1
類比輸出:RCAx1 (2.1V);4.4mm Pentaconn 平衡(4.2V) x1
耳機輸出:6.3mm 非平衡 x1;4.4 Pentaconn 平衡 x1
<類比輸出>
訊噪比:<-116dB (A)
動態範圍:>116dB (A)
總諧波失真:<0.0015%
<耳機輸出>
訊噪比:>113dBA
總諧波失真:0.005%
尺寸:117x100x30mm (DxWxH)
重量:491g
參考售價:4,800 元
代理商:iFi Taiwan
電話:02-8626-0773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坪頂路 102 號
網址:ifi-audio.tw